解决大多数问题的通用思路
🕑

解决大多数问题的通用思路

Date
Jun 18, 2024
Tags
工作
方法论

第一步:界定问题

1. 做事之前,先把任务搞清楚

确保事件相关方达成一致意见,避免因认知不一致导致解决问题时出现阻碍。 确定好解决问题的大方向和基本原则,不易偏离路线。 有利于提前制定好解决方案以及风险预案,把控项目节奏,资源调度。

2. 把问题弄清楚的三个层次

熟悉与理解专业术语 剖析问题的本质:目标、事件紧急程度、成功标准等。 清晰明确的问题描述:正确界定问题,为解决问题大好基础。

3. 熟悉和理解专业术语

要点:
  • 多方查阅及求证,力求理解正确。
  • 了解定义的眼神内容,知其所以然。
信息来源:
  • 官方机构、研究机构、搜索引擎、书籍、访谈、走访等。
信息验证:
  • 通过不同信息来源获取的同一信息进行交叉验证。
  • 验证关联信息是否有矛盾之处。
术语分类:
  • 产品型术语、技术型术语,一般性名词。

4. 剖析问题的本质

重要性:
  • 帮助我们聚焦问题,避免把力气花在不必要的地方。
  • 问题的出发点为后续解决问题建立了一个基本原则。
  • 帮助我们明确问题的方向,判断问题的价值。
问题分析表:
  • 3W:who(谁提出)、why(为什么提出)、when(什么时候被解决)
  • 2S:standard(问题成功解决的标准)、scope(问题的解决范围)
  • 1R:risk(充分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预案)

5. 明确的问题阐述

重要性:
  • 指明方向,明确工作范围,明确规则避免后续纠纷。
SMART 原则:
  • S:特定的(specific),即必须提到问题的关键点,不能空泛,而要聚焦。
  • M:可衡量的 (measurable),即尽量用量化的指标描述问题的结果。
  • A:行动导向(action oriented),即要有明确的行动措施。
  • R:相关的(relevant),即问题陈述与出事问题必须密切相关。
  • T:有时间限制的(time-bound),即解决方案必须有时间限定。

第二步:拆解问题

1. 解决问题前,先拆解细节

  • 在问题陈述的基础上,把问题描绘得更清晰。
  • 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多个简单问题,多个角度给出解决方案。
  • 可以发散,也可以收敛,消除思考盲区。
  • 提前了解问题中的难点,后续重点攻克。

2. 重要工具:议题树

分类:
  • 横向议题树:把问题的直接组成部分拆解开,拆解的结果必须是这个问题包含的内容。
  • 纵向议题树:将问题进行深度探究,也就是对问题的细节进一步拆解。
两个基本原则:
  • MECE 原则:不同子问题之间相互独立,没有交集。
  • CE 原则:全部问题没有遗漏,将各个分支都解决好,即可解决整个问题。
搭建方法:
  • 列出所有你能想到的点
  • 将这些点进行合并归纳
  • 补充缺失部分
  • 列出议题树的主干
  • 细化补充主干问题
  • 补充缺失部分

3. 假设驱动法

场景:遇事不决、无从开展、毫无头绪、无外界信息。 依据:常识和直觉、经验与知识、向他人求助、查阅资料等。

第三步:执行解决

1. 制定解决方案

行动导向型议题树:
  • 歹念:每个议题都是要执行的具体动作或事项。
  • 方向:把各项议题按照步骤和层级顺序形成解决方案清单。
问题导向型议题树:
  • 概念:每个议题都代表一个小问题,不能直接代表解决方案。
  • 方向:针对每一个小议题制定响应解决方案;归纳总结解决方案;修改完善方案清单。

2. 制定工作计划

四大核心要点:
  • 工作内容
  • 人员分工
  • 时间进度
  • 成果目标
两大重点元素:
  • 资源需求(资金、技术等)
  • 风险评估(应急预案)
四步骤:
  • 确定各项工作目标,估算工作量
  • 根据先后顺序及重要程度进行排序
  • 确定时间规划节点,明确负责人
  • 通盘考虑所有风险,提出预案

3. 推进工作执行

重要三项
  • 定期追踪进度:详略得当,重点突出的正式工作汇报。
  • 不定期沟通进度:随时把控进度、识别风险,避免偏离目标。
  • 及时发现问题,及时补救:延期、目标便宜、资源不足等情况。
关键原则
  • 营造轻松的沟通氛围,让项目成员敢说、敢汇报
  • 广开言路,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获取信息
  • 管理好利益相关方,确定好各自的角色和重要性。
保证个人执行力
  • 原则:不逃避、先做事、死磕精神,走出舒适区
  • 方法:积极思考,细分工作计划,善用任务管理工具等。